“把脉问诊”水环境
本网讯 (记者陈亚东 通讯员张磊科)近日,海门首艘自动监测声呐无人船在青西河畔下水试航。海门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现场完成了远程操控、声呐探测、自动采样、自动巡航、实时数传等。
据了解,该无人船可以边走边测,从采样到分析,可以同时推进,还能利用声呐开展水下探测。监测人员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看到现场实时画面、采样路径、水质参数及声呐图像等。该船的首航,标志着海门水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再上新台阶。
传统地表水手工采样只能通过岸基采集样品,难以采集到有效、有代表性的样品。为此,海门生态环境局通过引进声呐无人船,破解地表水溯源监测难题,利用无人船自动采样替代手工采样,深入污染禁区采样,带回一手数据,实现地表水全流域全自动移动式采样监测。在污染源调查、排口溯源监测、内河摸排调查等工作中,无人船将“大显身手”,在监测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发挥独特作用,为地区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提供重要支撑。
企业偷埋暗管隐蔽排污,一直是生态环境执法的难点。排查水下隐蔽排污口难度极大,调查取证水下暗管偷排更是难上加难。现在,监测站可利用声呐无人船深入重污染、高风险水域,通过360度摄像头实时拍摄取证,利用定位仪锁定污染源位置,利用声呐扫描探测暗管,声呐无人船一身“黑科技”,将使偷排暗管无处可藏。
面对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新形势,海门生态环境监测站主动应变、攻坚克难。先后购置了便携式gc-ms、台式气质联用分析仪、热脱附仪、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、无人机、无人船等先进(自动)监测设备,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现状、复杂多样的监测环境和新型复杂污染物的监测需求。去年,完成污染源监测280厂次,出具的344份监测报告,为地区精准治污、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